大明。
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。
南京,燕子磯。
一支船隊(duì)沿水道緩緩駛來。
江邊,文武群臣分列而立,迎接著一位他們并不愿意迎接的人。
頭船中,一人頭戴角巾、身穿葛衣,坐于榻上,正是福王朱由崧。
衣著樸素的朱由崧,心中卻毫無樸素。
京師淪陷,天子殉國,太子及定、永二王,盡皆遇難。
皇位,意外的落到自己手中。
當(dāng)年求而不得的國本之爭,竟以這種方式如愿。
福王,當(dāng)真是有福。
在其座船左右,還各有一條船。
左側(cè)船上佇立著兩位緋袍高官,一為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,一為鳳陽總督馬士英。
右側(cè)船上大馬金刀的站著四位武將,鳳陽總兵靖南伯黃得功,山東總兵劉澤清,江北總兵劉良佐,援剿總兵高杰。
再后,便是搭載士兵的運(yùn)兵船。同時(shí)也是決定皇位歸屬的決定性力量。
頭船徐徐奔向岸邊,劃破兩翼的風(fēng)聲。其實(shí),朱由崧明白,那不是風(fēng)聲,而是自己重重的呼吸。
他,太想當(dāng)皇帝了。
船,靠岸了。岸邊的官兵立刻鋪上踏板,以供福王殿下下船。
一干文武大臣不情不愿地移向船只,行禮,“參見殿下?!?/p>
萬眾矚目中,朱由崧緩緩起身,左腳尖微微抬起,剛要邁步,卻聽得水道上有人高聲喊喝:
“快讓開!快讓開!”
水道上,又來了一支船隊(duì)。
眾人的目光,隨著喊喝聲,被吸了過去。
右船上的劉良佐心生不滿,從龍之功就在眼前,豈能被擾。
他沖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喊道:“什么人膽敢驚擾殿下王駕?”
“來人,把那些船,拿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