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,父母也領了離婚證,把我像丟垃圾似的扔在出租屋,說:“18
歲了,該自己活了?!?/p>
大學一天
15塊的生活費,是親媽算的
“綽綽有余”;親爸說
“餓肚子才學得進”。
我餓暈躺在醫(yī)務室,爸發(fā)消息:“又找借口要錢?臉呢?剛上大學就染上這伸手要錢的毛?。孔约鹤鞯哪踝约嚎?,別指望我給你填窟窿!”
媽的消息緊跟著炸進來,“我這月剛給你弟報了鋼琴班,一節(jié)課就三百,你當我開銀行的還是印鈔機?自己看著辦吧,別再來煩我?!?/p>
直到我開著保時捷上班,多年不見的父母,突然出現(xiàn):“瑤瑤,媽錯了……”
01
大學錄取通知書被我折成整齊的方塊,塞進高中校服的口袋里。
就在半小時前,爸媽拿著剛新鮮出爐的離婚證,把鑰匙放在出租屋積灰的茶幾上。
"以后這屋子歸你了。"
媽攏了攏新做的卷發(fā),"學費我跟你爸各出一半,生活費輪流出,每個月五百,夠你在學校活了。"
爸拎著行李箱往門口走,"我跟你李阿姨住,你媽也有新家,周末別隨便打電話。"
開學報到那天,手機震動了兩下,是銀行到賬提醒。
五百塊的數(shù)字躺在屏幕上,下面跟著爸的消息:"要學會規(guī)劃開支,500
塊省著花足夠了,別總想著跟人比吃穿,學業(yè)要緊"
這是他們離婚后,他第一次主動聯(lián)系我這個女兒,內(nèi)容卻像超市促銷傳單上的省錢攻略。
推開宿舍門時,三個室友已經(jīng)收拾妥當。
我把蛇皮袋塞進床底,塑料摩擦聲在安靜的宿舍里格外清晰。
她們齊刷刷看過來時,我滿臉通紅。
第一天的晚飯我是在食堂角落吃的。
看著價目表上
"一葷一素
15
元"
的紅色大字,手指攥緊了口袋里的飯卡。
最后買了兩個饅頭,就著免費的紫菜蛋花湯咽下去。
這樣過了十天,我的記賬本上已經(jīng)畫了十個
"正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