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行之站得筆直,穿了一件雪青色圓領(lǐng)袍,錦緞質(zhì)地,挑料子的人,定然是費了些心思的。
任誰看了,都得贊嘆一句,陸公子穿這顏色,挺拔如松,又添之幾分端正儒雅,再適合不過了。
宗肆掃了一眼,神色微冷。
“行之也到了適婚的年紀(jì)了,若是心有所屬,朕可替你賜婚?!本次牡垡馕渡铋L地笑道。
陸行之正色道:“臣尚不知她心意,不愿強迫于人。”
敬文帝調(diào)侃道:“你這般體貼她,早晚抱得美人歸。”
陸行之卻不再提此事,而是向敬文帝說起涼州事宜,山匪一部分被除去,一部分被詔安,被詔安這部分山匪曾犯下的罪責(zé),由替百姓開墾荒田、修建茅舍來將功補過。
“這是寧大人提議的?!标懶兄?,“寧大人以為,涼州貧瘠,若不先讓百姓吃飽飯,涼州無以興盛,而成山匪者,不少也是因為貧苦難以謀生,不得已而為之,既然缺人手,不如給山匪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,為爭此機會,山匪辦事便會盡心盡力?!?/p>
當(dāng)?shù)毓偌椅幢匾恍臑槊?,而這般的山匪,為求正道,卻能真心實意為百姓辦事。
敬文帝神色不明,“你與真遠(yuǎn)倒是相熟。”
陸行之道:“臣與他都在涼州,所涉公事又有牽連,難免會碰上?!?/p>
敬文帝沉思半晌,才體恤寧真遠(yuǎn)道:“治理涼州并非易事,他也是辛苦了?!?/p>
他這般開口,便就是給寧真遠(yuǎn)外放一事定了調(diào),認(rèn)定其為有功之臣。
宗肆看向陸行之,寧真遠(yuǎn)能順利穩(wěn)定涼州局勢,他勢必在背后幫了不少忙。
兩人一塊出宮時,陸行之才看著宗肆道:“世子無話問我?”
宗肆道:“你在背后幫了寧真遠(yuǎn)不少?!?/p>
“這不正是世子希望看見的。”陸行之卻道。
宗肆未有言語。
“涼州一事,世子未干涉其中,便是這事,也正中下世子懷。”陸行之道,“我雖替寧真遠(yuǎn)除了后顧之憂,卻也未嘗不是替世子解了心頭大患。”
宗肆看了看他,“何為我心頭大患?”
“世子在涼州是有利益,可更愿看到百姓安居樂業(yè),只是一直怕手伸太長,圣上忌憚,是以難以作為。世子早前愿意幫寧大人,讓他得以順利外放涼州,本也是想改變涼州的境地?!?/p>
宗肆神色未變,心中對沉思起陸行之來,便是李放一事,在康陽長公主壽宴那日,兩人密談時,他的見地也一針見血:想折了康陽公主府的人,未必在雍州。
若非因為陸行之,他不會那么快猜到在康陽一事上,有敬文帝的影子。
只是如此,他的身份便有些可疑,宗肆想起寧芙活過一輩子的事來,若寧芙活過一輩子,未必不會有第二個人,亦是如此。
“行之真是料事如神?!彼⒅?。
陸行之頓了頓,抬頭看向他,也看清楚來他眼底的冷意與試探。
他知他向來敏銳、多疑,沒有人比他,更了解宗肆。
“替我做衣物之人,是寧四姑娘?!标懶兄鋈坏馈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