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問他怎么記得陳群的字?
人在三國飄,哪能不挨刀……不是,是說既然穿到三國,自帶“在線圖書館”的金手指,那就一定會把《三國》反復(fù)讀熟。
看得多了,別說陳群這些名人的字,就連曹操生了幾個兒子,他都記得一清二楚。
劉昀一直知道他有個表哥,生在潁川陳家,小名叫阿寶,但因為東漢時期很少有人直呼本名,便一直不知道表哥的大名。
如今表哥成年加冠,取了表字,他才通過蛛絲馬跡,確認表哥的真實身份。
想到“清流雅望、長文通雅”的陳群小名叫阿寶,劉昀整個人緩緩裂開。半晌,他拼回破碎的理智,想到自己的小名也沒好上多少,頓時淡定。
小場面,曹操有個小名還叫“吉利”呢,所有人的小名都半斤八兩,不用太過在意。
母親謝綸不知道他心中的小劇場,溫聲道:“這幾年因為兵亂,我們兩家停了走動。如今你與陳家小郎君均已長大,能獨當一面,若得空閑,不妨替阿母走這一遭。姻親之間還是要多來往,才不會變得生分?!?/p>
劉昀笑著點頭。
謝綸從笥中取出一個小匣子,遞給劉昀。
“這是我為陳家準備的禮物。你也要為長輩和陳家兄弟準備一些贈禮,具體的條目,由你自己決定。我們兩家的關(guān)系并不疏遠,不用太過興師動眾,心意到即可?!?/p>
劉昀接過匣子,記下母親的提點:“弟、妹可要同去?”
謝綸道:“帶你妹妹一起去吧。她長這么大,還未出過陳縣,讓她出去松快松快。至于你弟弟……這個頑猴,太過鬧騰,整天上房揭瓦。你姨母身子不好,顧不得他,不如把他拘在家中,也好收一收性子。”
劉昀心想:弟,別說老哥不講義氣,我這可幫你爭取過了。
心中默點蠟,面上仍是清微淡遠的君子之風(fēng)。劉昀施施然并袖,拜別阿母,前往市場挑選禮物。
陳縣早已開辟了綜合性的交易場所,雖比不上后世商業(yè)街,但也熱鬧非凡。
劉昀在市場中找了又找,沒找到符合心意的物件,便邁開腿,前往自己名下的“天工閣”。
所謂的天工閣,取自《天工開物》。劉昀自己沒什么取名的水平,信手從后世名著中粘了兩字,反正意思到了就行。
天工閣不僅負責改良弩等武器、軍備的研究,城外的那臺筒車也是他們造的。除此之外,天工閣偶爾也會制造一些有趣的器具。
這些有趣的器具,大部分都是由大工匠家柴玉所造。據(jù)說三國曹魏也有個工匠叫梁玉,被曹操趕去養(yǎng)馬,不知道和他麾下的柴玉是不是同一個人。
習(xí)慣性地陷入頭腦風(fēng)暴,當劉昀回過神時,身邊的侍衛(wèi)已經(jīng)完成先前的囑托,替他把張遼帶了過來。
“世子?!?/p>
“對于‘珍寶奇玩’,我一直沒什么品鑒能力,你替我參謀參謀?!?/p>
說是怎么說,可真實原因是一個人逛商場挑禮物好麻煩,不如拖個人一起下水,順便還能增加一點熟練度,拉近關(guān)系。
張遼雖不明所以,卻還是認真接下這一“任務(wù)”。
直到進入展覽器皿的庫房,張遼才弄明白劉昀那句“沒什么品鑒能力”是什么意思。
“文遠,你瞧這個如何?”
劉昀指著的是一只青銅足洗,
“底部的幾只青銅小魚不僅僅是裝飾品,你瞧,只要將熱水倒下去,這幾只小魚就會張開‘嘴’,咬住洗腳那人的腳?!?/p>
張遼:“……”
“還有這個,”劉昀興致勃勃地舉起一個燈盞,“彩繪仕女青銅燈,里面的燈芯連接暗格,每當?shù)搅艘雇?,燈油燃燒過半,就會接通暗格里的朱砂,讓仕女燈流下血淚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