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此計當屬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,非不可為,卻是城內經此救治病患,所余藥物不足,為防誤傳我大漢子民,故而暫且擱置,還望公子曉然。”老將軍微微一笑回應。
上官清流自是清楚此不過為借口,且他根本已探知漢軍欲招降匈奴兵將,早已布下細作,不過是匈奴并不知情罷了。于是故作悵然,“是清流思慮不全,老將軍勿怪?!?/p>
老將軍亦知曉他的心思和本事,不過是不愿為之罷了,畢竟生靈涂炭非正人君子之為,即便兩國交戰(zhàn),亦不該殃及無辜百姓,故而方設下反間之計勸降了匈奴兵卒,然此戰(zhàn)勝券在握,卻獨獨不可放過大都尉而已,因此圍殲之計并不致死傷眾多。
心善之人,必是有好生之德,卻不知用于敵患是福是禍;為國之人,則是無所不用其極,只善待本國之民,卻不慮暴戾之行可將會衍生其諸多惡念。
匈奴京都,兩位賢王近日可謂和睦的很,經常相聚同商國策。
“賢弟確定了?”左賢王探過身子低聲詢問。
右賢王亦是壓低聲音,“哥哥放心,必是漢人無疑!且其人更疑似漢軍細作,這必是將我匈奴十五萬大軍消磨殆盡??!”
“好!”左賢王一拍手!“此戰(zhàn),必?。 ?/p>
“自然是了,小弟已傳信軍前,見機而動。”
“???哈哈!愚兄這便令人傳信,怎可將我草原勇士盡數填命于那小人之手。”
“誒,豈是這般,卻是那蘭鮮用兵不利,借漢軍之手斬殺我匈奴勇士!陣前將領明察秋毫方躲過一劫,死里逃生趕回報信!”
“是是是,且你我各自的人馬收歸即可,留幾個殘兵,卻不可多了?!?/p>
“小弟遵哥哥教誨!”
兩人相視一個奸笑,便可預知大都尉此戰(zhàn)之結局。卻可憐那些不明政局的無辜兵卒,白白殞命。
我兼程趕路,終是兩日后的漏夜抵于玉門關外密林之內,“駝駝,現下已晚,咱們且于此歇下吧,明日一早便進得城去?!蔽曳畔掳?,直接仰身躺于草地之上,想著明日便可見龍泉,甚是欣慰。
入睡之后,我竟做起夢來——我一身血衣立于城關之下,手中提著的竟是碧海蒼龍。周圍四下遍布兩軍兵將的尸身,有相互纏抱而亡、有瞪大雙眼死不瞑目卻仍死死握著長槍的、亦有斷肢殘軀哀嚎不已僅求速死的,血色一片慘不忍睹。而龍泉竟是跪立于我面前,卻身負重傷,我欲過去攙扶于他竟被大都尉所攔,情急之下我將手中之劍直接飛擲過去,卻被他穩(wěn)穩(wěn)接住,眼見他執(zhí)劍便刺向龍泉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后面精彩內容!
“??!且不要!”我被自己的高呼聲驚醒,亦是嚇到了駝駝,側身蹭著我并發(fā)出嘶嘶之聲以安慰。
我呼吸粗重,卻是一頭冷汗?!笆菆鰤?!還好,還好?!蔽遗闹乜诎矒嶙约?,又摸摸駝駝的頭,“無事,惡夢罷了,許是過于緊張。”
仰頭一看,天不過微熹,我卻睡意全無,干脆起身,見四下無人,便抽出軟劍揮舞起來,其實非是為得練武,僅是驅散心中尚存之驚懼之情。
至天光漸亮,我方收了劍牽著駝駝進城。沿途并未見幾個百姓,均是漢軍兵將,我正好奇,便被一隊人攔下。
“這位小公子可有要事至玉門關?”領隊之人甚是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