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還有呢?人員招聘怎么辦?完全我們自己定?”
“最好和街道或者勞動部門聯(lián)合招工。”
陳野道,“這樣既能顯示公平公正,也能把他們拉進來,利益捆綁?!?/p>
“招工條件我們可以提,但最終名單可以商量著來?!?/p>
“最重要的是,工資待遇,一定要比國營廠有競爭力,但不能高得太離譜,以免惹眼,可以多設點獎金名目?!?/p>
“有道理!”
陳金生若有所思,“工資是死的,獎金是活的。干得好多拿,干得不好少拿,更能調動積極性?!?/p>
“香港很多廠子也是這么搞的。那銷售呢?產品出路怎么辦?”
“我的服裝,你的豬,往哪兒賣?”
“你的服裝,初期可以借助你家的渠道,試試看出口轉內銷?”
“或者就在北邊幾個省市找銷路。質量好、款式新,應該不愁賣?!?/p>
陳野分析道,“我的豬更簡單,縣里、市里的肉聯(lián)廠、供銷社、甚至國營飯店,都可以是客戶。關鍵是東西要好?!?/p>
兩人你一言我一語,從宏觀框架聊到微觀細節(jié),從政策風險聊到市場機遇。
陳野來自未來的零星見識和陳金生扎實的商業(yè)知識不斷碰撞融合。
許多在這個時代看來極為大膽甚至“出格”的想法,在小小的炕桌上漸漸有了雛形。
陳金生越聊越興奮,額頭甚至冒出了細汗,他眼神灼灼地看著陳野:“阿野,你這些想法……真是……真是太超前了!”
“很多思路,在香港那邊都算得上新潮!你真是這輩子都沒出過這山溝溝?”
陳野心里咯噔一下,面上卻不動聲色,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掩飾道:“就瞎琢磨唄。天天看著大伙兒受窮,心里著急,就忍不住多想點兒?!?/p>
陳金生哈哈一笑,也沒深究,只是感慨道:“你這要是瞎琢磨,那好多自稱專家的人都可以找塊豆腐撞死了!”
“我看你就是天生吃這碗飯的!埋沒在這山溝里,真是可惜了!”
“沒什么可惜的。”
陳野搖搖頭,“能把眼前的日子過好,就不算埋沒?!?/p>
這時,門外傳來徐鳳嬌的聲音:“你倆還沒聊完??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