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曉為其解惑,而后又是一句,“無量,已過一千年,你與佛門的緣分似乎淡薄。若你心有掛念,可回玄天宗去?!?/p>
“什么?我走了一千年,就那條短短的甬道?”宋元喜簡直不敢相信。
浮曉也是不相信,佛門修行路,饒是自己當初去走,也不過歷經五百年。宋元喜何德何能,不過一個俗家弟子,佛門卻能容忍一千年?
于是忍不住問道:“無量,你于修行之路,都看到了什么?”
雖是借著他們的修行過往感悟佛法,但浮曉總覺得,一千年光景,里頭應當有些其他事情。
宋元喜話到嘴邊,卻是咽了回去,而后眼珠子骨碌碌轉悠,笑著反問:浮曉居士,你可知曉一人?”
“什么?”
“拂風?!?/p>
浮曉臉色頓時沉下,卻是只字不提,轉身離開。
宋元喜立即恍然,這所謂的修行之路,應當是真的。
“浮屠居士,那拂風到底是什么情況?你可能與我說說?”
浮曉走了,還有浮屠,宋元喜實在好奇,纏著對方想要聽一聽故事真相。
然從浮屠口中聽得,卻是另一個版本:佛子浮曉自幼被佛門方丈撫養(yǎng)長大,與之一道的還有浮風。二人成年時,體內力量磅礴,竟是難以控制。方丈仔細查探,驚覺二人同根同源,竟是一體。然一人佛種已生,一人開始萌發(fā)道種,二者不兼容,唯有舍棄其中一顆種子,方能存活。
“所以浮風犧牲自己,成全了浮曉?”宋元喜緊追一句。
浮屠卻是搖頭,“并不是,浮曉佛種已生,自幼悲憫萬物,如何愿意他人為己犧牲?然佛種強大,道種不過新生……一切都是自然的選擇。”
道種,活不過佛種!
宋元喜聽得震撼,待回過神,卻是蹙眉,“可是不對??!我明明在修行之路中瞧見,浮曉幼年長于紫霄宗,哦對了,紫霄宗那一任掌門是悠渡道君。”
“鴻蒙寺方丈佛號悠渡,一直都是?!备⊥罏槠浼m正。
宋元喜聽得更是迷糊,為何現實與自己經歷的會對不上?
但若說完全對不上,又不太對,總歸就是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真假摻雜,難以分辨得清楚。
浮屠聽得宋元喜的幾世經歷,再看眼前猴子金身,卻是緩緩點頭,“無量,輪回歷練不過是為磨煉你的身骨,而你所經歷的一切,若是由你本心出發(fā)。你覺真,那是你所見所聞所感;你覺假,那是你所思所想所幻?!?/p>
“什么意思?”
“菩提主輪回,善待萬物,你與我佛門斗戰(zhàn)勝佛頗有淵源,這或許是它送你的一場造化吧!”
浮屠離開,宋元喜獨自一人站在大殿上,抬頭看著眼前的猴子金身,心情十分復雜。
“這九十九世輪回,這一場修行歷練,真的是你送我的造化嗎?”
“若非你護我千年,我是不是無法進階大乘,早該隕落?”
“小菩提,你這猴子……當真是……”
就因為當年用弱水不遺余力灌溉,助你成長,這份福報,時隔十萬年,竟仍饋贈于我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