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定能讓受災(zāi)的百姓得到妥善安置。"
陳寒說著,臉上洋溢出滿意的笑容。
果然,陳大人召集他們來這里,必有良策。
聽到富商和陳寒的言語,他們感動得淚眼婆娑。
沿途的官府對他們漠不關(guān)心。
聽說他們來自陜甘災(zāi)區(qū),都像躲避猛獸般避開,生怕他們滯留境內(nèi),影響政績。
不知何故,官府忽然宣稱來京城能找到生路,那時他們幾乎絕望,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而來。
沒想到陳寒真的在京都開始救助災(zāi)民,這給了他們希望。
詹徽身旁的文官低聲道:"他口若懸河,可真到救援時,需要多少銀兩,他恐怕沒概念。"
"這么多人,豈是十萬、二十萬貫就能解決的。"
"還說什么讓百姓帶些錢回鄉(xiāng)重建,簡直是胡言亂語,朝廷國庫恐怕都要被他掏空。"
"安置幾十萬百姓,沒有五六十萬貫,怎么可能?"
"真要讓他們帶錢回去,豈不是要上百萬貫?"
"朝廷國庫都拿不出,他陳寒憑什么夸下????"
另一位文官則說:"就讓他繼續(xù)說吧,說得越多,我們抓到的把柄越多,到時候參奏一本,看他還能不能逍遙法外?"
這兩個政客并未懷揣絲毫憐憫,在他們眼中,首要任務(wù)就是徹底摧毀陳寒的聲譽。
詹徽等人聽到這番言論,雖內(nèi)心鄙視這兩個毫無道德底線的政客,但當(dāng)前的共同敵人是陳寒,為了團結(jié)一致,他們選擇了沉默。
陳寒話音剛落,便果斷示意,“此刻不宜多言,募捐活動即刻開始。”
“但此番募捐方式略有不同,不再是你捐多少就是多少,我們將舉辦一場競拍會?!?/p>
“何謂競拍?”
不待
朱元璋接口,他原本對陳寒提出的募捐活動充滿期待,認(rèn)為這是一個改善商人形象的好機會。然而陳寒再次將崇高的事業(yè)與金錢掛鉤,令他感到不悅。
詹徽和呂本這些政客對此更是嗤之以鼻。
如此美好的倡議,竟被染上了金錢的氣息,他們覺得這有損文人的尊嚴(yán)。
詹徽冷哼一聲,在他們這些知識分子心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