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家人分那么清干嘛。”
我的付出,在他嘴里,被輕描淡寫地歸結(jié)為“跑跑腿”。
我花掉的積蓄,我耗費的心血,在他眼里,都不如林偉的一句“孝順”和一袋橙子。
我就站在人群的最外圈,聽著屋里的歡聲笑語,感覺自己像個透明的局外人。
那一刻,我花了將近1萬塊,最后得出的結(jié)論是,我不如一袋幾十塊錢的橙子貼心。
而現(xiàn)在,他又因為林偉一句不花一分錢的空頭支票,跳著腳罵我自私。
我忽然覺得很累。
“爸,林偉只是說說而已,你還當真了?”
“什么叫說說而已?”父親的筷子重重地摔在桌上,“他那是心里有我!不像你,給我買了空調(diào),就覺得盡了多大的孝心,了不起了?”
“我告訴你林諾,物質(zhì)是物質(zhì),感情是感情!你弟弟比你有人情味!”原來是這樣。
我看著他那張因為激動而漲紅的臉,那張我叫了三十年的“爸爸”的臉,忽然覺得無比陌生。也好。人情味是嗎?
我給得起物質(zhì),耗得起心血。
在這個家里,真心實意的付出,比不過虛情假意的哄騙。
即使如此,我還是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,不想讓情緒失控。
畢竟,爭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。
釣魚不歡而散。
回家的路上,車里死一般寂靜。
父親坐在副駕,扭頭看著窗外,后腦勺都寫滿了“生人勿近”。
那句“你挺自私的”像一根刺,扎在我心口,一呼吸就疼。
回到家,母親已經(jīng)做好了飯菜。
她看到我們倆的臉色,笑容僵在臉上。
“怎么了這是?魚呢?一條都沒釣著?”
父親把漁具往地上一扔,發(fā)出沉悶的響聲。
“別提了!晦氣!”
他換了鞋,徑直走向飯桌,看都沒看我一眼。
母親拉住我,壓低聲音問:“你又惹你爸生氣了?”
又是“我惹的”。
我扯了扯嘴角,沒說話。
飯桌上,氣氛壓抑得能擰出水來。
母親試圖緩和氣氛,不停地給父親夾菜。
“老頭子,嘗嘗這個,你最愛吃的紅燒肉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