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仇天尹打量賈璉的時候,賈璉也看見了對方。賈璉入朝時間尚短,又常年在外辦差,因此對于朝中百官還有許多不認識,尤其是類似仇天尹這般的武官。
此時見他身形高大,目光沉穩(wěn),便知道此人并非酒囊飯袋,難怪能以寒門出身,巴結上忠順王府,進而官居四品。
聽見對方的質(zhì)問,賈璉淡淡回道:“仇大人是問令二公子的事?哦,此乃本侯一番好意。
方才二公子太過激動,出言不遜。若只是對本侯出言不遜也就罷了,本侯與仇大人同朝為官,分屬同僚,自不會與晚輩計較。
然二公子口不擇言之間,卻說什么仇家乃是忠順王府的人,若是本侯不退去,仇家便要上稟忠順王府將本侯如何如何?
本侯心想,仇大人身為禁衛(wèi)軍將領,肩負禁宮安危,職責重大,就算真要認主,也應該是當今陛下才對,如何能改認旁人?
因此本侯為仇大人前途生死計,方讓人掌嘴二公子,戒他一時口誤。若是仇大人覺得本侯做的不對,本侯在此給仇大人賠禮了。”
賈璉騎在馬上,十分有禮的拱手。但是他這彬彬有禮的姿態(tài),卻令仇天尹心頭一跳。
好一個下馬威!仇天尹如何聽不出來賈璉話語中的意思,這是說他仇家事主不忠,隱射忠順王結黨營私,圖謀不軌呢!
但他還真不敢無視。這等話,若是旁人說的,他仇天尹可以不在乎,但是賈璉不行。
傳聞此子乃是皇帝心腹近臣,若是他以此為由在皇帝面前進一番讒言,忠順王府未必會如何,他仇家只怕要在皇帝心里記一筆了。
因此反手抽了次子一記耳光,然后對賈璉拱手道:“鎮(zhèn)遠侯所言極是,犬子年幼無知,口出妄言,確實應該教戒。我仇家雖然與忠順王府有交,也不過是因為當初下官落魄之時,忠順王爺對下官有知遇之恩。
至于無知之人所言仇家是忠順王府的人,實乃無稽之談。我仇天尹食君之祿,忠君之事,豈會不明君臣本分,今日之事,多謝侯爺體諒了。”
仇天尹說著彎腰深深一拜,等他起身之后,卻是面無表情的道:“只是下官不知,侯爺今日此來,所為何事?不瞞侯爺,我仇家近來諸事不順,犬子新喪,若是侯爺沒有別的吩咐,請恕下官無暇接待了……”
仇天尹話未說完,就見賈璉翻身下馬,隨意的一擺手道:“仇大人不必多禮,本侯也知道貴府大公子的事了,還請仇大人節(jié)哀。
說起來本侯與大公子也算故交,知其不幸,本侯十分痛心,此番也是特意前來祭奠,以表悼念之情?!?/p>
賈璉說著,從身后薛寶釵的手中接過所備三百紋銀祭禮,放到仇天尹手中,并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寬慰,然后便自顧往大門內(nèi)走去。
仇天尹張了張嘴,一時竟不知道說什么好。他不會以為賈璉是聽不出來他的謝客之意,還說什么與潘兒是故交?哼,潘兒要真是與此人有交情,就不會教薛家那孽障給活活打死!
深吸一口氣,仇天尹將祭禮塞到兒子手中,跟上了賈璉。他倒要看看,這賈璉此來,到底想說什么,若也是來為薛家說情,便要教對方知道什么叫做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!
……
賈璉的到來,在仇家引起不小的波瀾。
只不過因為門口發(fā)生的事,連仇天尹都對賈璉“客氣有加”,仇家其他人倒也不敢再沖撞,只是暗中好奇的打量著這位國朝最有名的年輕侯爺。
仇天尹站在靈堂外,眼睜睜看著賈璉不急不緩的走到兒子的靈柩之前拜了三拜,然后從侍從手中取過三炷香,虔誠的插在香爐之中。
一番舉動看在眼里,差點讓仇天尹都開始懷疑,自家那不爭氣的兒子,生前是不是當真和這賈璉有著深厚的交情!
心中對賈璉的敵意,無形中倒是降下來不少。不是說他真信了賈璉的話,而是賈璉這樣的人,實在很難讓人產(chǎn)生生死相對的敵意。
因此等賈璉從靈堂出來,仇天尹拜了拜后開門見山的道:“侯爺既然已經(jīng)祭拜完畢,下官便不多留侯爺了。若是有別的吩咐,也但請侯爺講來。
不過下官有言在先,若是侯爺也是來為薛家說情的,便恕下官不敬之罪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