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爺爺有些不樂意,拍了拍自己結實的胳膊:“賣餛飩比種地輕松,只要你教會了爺,以后爺掙得錢都給你?!?/p>
盛安哭笑不得:“爺,不是錢不錢的事,我是打算讓您和奶留在城里,我賺錢養(yǎng)著你們,讓你們歇下來?!?/p>
盛爺爺擺擺手:“你爺還能動,歇啥歇。”
盛奶奶停止數(shù)錢,不太贊成老伴兒的打算:“咱們都在城里擺攤,家里的田地不要了?老話說民以食為天,以后不種地我心里總不踏實?!?/p>
盛爺爺嘆了口氣:“咱們種了一輩子地,也沒種出啥名堂,還把安安養(yǎng)的瘦瘦巴巴,直到嫁給瑾年才長了點肉。你看瑾年和他爹也沒種地,還不是活得好好的?”
哪天真出現(xiàn)饑荒,他們在鄉(xiāng)下種地又如何?是能保住種出來的糧食不成?
還不如多掙錢,到時候有錢買高價糧能多撐幾日。
再不濟帶著銀錢跑去別處謀生,也比守著幾畝薄地餓死強。
盛奶奶被說服了,于是也向盛安表示要學習做餛飩。
包餛飩她是會的,但是調(diào)餡、和面和搟皮的竅門,她沒有刻意學過,一樣也沒有掌握,自然要好好學一學。
見二老主意已定,盛安覺得將餛飩生意交給他們也不錯,便點頭同意:“好。”
擺攤是很累,卻比種地輕松多了。
二老忙碌了一輩子,讓他們突然閑下來,估計也很難適應,賣餛飩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等她的小飯館位置定下來,就在附近給二老盤個小鋪子。
這樣風吹不著雨淋不著,能讓二老找到自己的價值,挺好的。
得到孫女的允許,盛爺爺非常開心,跟盛奶奶一起暢想創(chuàng)業(yè)成功后的美好日子。
很快徐成林也知道了這件事,一時間也心動不已,找上盛安喊著要一起學。
自從生病后,徐成林原來的差事就沒了。
這把年紀再找份差事也難,他不想閑在家里讓兒媳婦養(yǎng),做點小生意賺點小錢最合適。
“成,以后你們起早些,我一邊做餛飩一邊教你們。”
趕一只羊是趕,趕一群羊也是趕,盛安沒有任何負擔的收下第三名大齡“學徒”。
三位老人沒有廚藝金手指,不過盛安有信心將他們教出來,即便餛飩的味道比不上自己,超過云記不成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