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她孩子氣的舉動,徐瑾年無奈地搖了搖頭。
精神頭這么好,確實不像生病。
一口氣跑回家,盛安累得跟狗喘似的。
徐瑾年沒有喊她幫忙,一個人將重達七八十斤的大爐子抱到屋檐下。
這體力,完全不像個文弱書生,看得盛安兩眼發(fā)直,羨慕不已。
她不知道,徐成林曾拜一個獵戶為師,學了一些拳腳工夫。
徐瑾年會走會跑后,就開始跟著他學基本功。
十幾年下來,再羸弱的身子也練出來了。
歇了會兒,盛安將豬骨頭倒進大盆,往里面加水完全沒過豬骨頭。
如此泡上半個時辰,便能將殘留的血水泡出來,再清洗幾遍可直接下鍋燉。
這樣燉出來的湯不僅清透,而且肉香濃郁。
中午是來不及燉了,盛安同徐瑾年一起來到河邊的菜園子,摘回一籃子蔬菜準備做午飯。
兩人剛走到自家門口,就聽見隔壁的隔壁傳來大吵大鬧的聲音。
仔細聽了聽,是婆婆在罵兒媳婦。
“老娘給你吃給你穿,你嫁進來五年,一個蛋都不下,養(yǎng)只雞都比你個沒用的逼貨強,你還敢對老娘甩臉子,你個不孝的東西怎么不去死!”
“老天爺啊,求你開開眼,劈死這個不孝的賤貨!她害得我兒沒有后,還敢在老婆子的頭上拉屎拉尿,老婆子我不活了!”
“栓子,給我打,打死這個爛貨,看她還敢不敢放肆,快打死她……好,打得好,她這樣的賤貨就是欠收拾!”
“……”
各種污言穢語,混合著老太婆的叫罵,男人的怒吼和女人的哭求傳出來,聽得盛安直皺眉。
奇怪的是,周圍的街坊鄰居,竟然沒有一個人出來看熱鬧,更沒有人上前勸說阻止。
“那家是怎么回事?一直這樣欺負兒媳婦?”
盛安不了解那戶人家的情況,自然不會圣母心發(fā)作,貿然跑過去勸說。
“那是孫家,婆媳不和,孫嬸子經常打罵孫嫂子,街坊鄰居多次勸和沒有用,便沒有人再管孫家的事。”
說到這里,徐瑾年難得又多說了幾句:
“孫家做豆腐生意,孫家嫂子每日天不亮起床磨豆子,做好豆腐自己拿去集市賣,回到家還要洗衣做飯片刻不得閑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