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果打谷機效率非常高,將一把水稻從左邊的入口塞進去,右邊出來的就是白花花的大米了。
稻桿則是直接粉碎成牛馬能吃的草料。而且這款打谷機脫殼脫得非常干凈,大米里只有少量的稻殼碎屑,在大風天里揚一揚,或是用簸箕簸一簸就好了。
揚州知府深知這個打谷機的驚人作用,當即從府衙里撥款一萬兩銀子,讓整個揚州府的木匠和鐵匠開始大量打造這種打谷機,一定要趁著水稻晾曬的這段時間做出五千臺打谷機出來。
林顏告辭揚州知府后,當天晚上就乘坐飛梭回了一趟幽州府,第二天,她就將打谷機拿給了沈知府,先給他示范了一下用法,然后讓他找木匠和鐵匠打造打谷機。
當初她讓梁木匠打造了五臺打谷機,她都收入了空間中。
既然回了幽州府,林顏就給整個幽州再次降下靈雨,然后她又去突厥王庭給降了一番靈雨。
冀州江州兩府也給降了一番靈雨,二人這才又乘坐飛梭去了揚州城。
這一下就耽擱了十來天,二人到了揚州府,先是去張府外面探查了一番,發(fā)現張老爺還沒有回府,二人就繼續(xù)在揚州城里閑逛。
布料首飾和當地的特色小吃都買了不少,林顏還在張家的海外商品鋪子里買了好些藩外運回來的洋貨。
鐘表,寶石首飾,西洋畫,香料,布料等都買了好多。
木石頭得到葫蘆空間里的財富后,就悄沒聲地在西城區(qū)古井胡同里買了一座嶄新的小院。
小院不太大,但十分周正嚴實。院子里有五間正房,三間東廂房和三間西廂房,房子都是剛蓋沒幾年的磚瓦房。前院有一口水井,后院有一塊菜地,足夠祖孫二人種菜吃了。
這座小院花了木石頭五百五十兩銀子。
然后祖孫二人就在一個無人的清晨搬進了新宅子里。
木石頭還是每天去傘鋪里上工,穿衣打扮也沒有變,沒有人知道他一夜暴富了。
而木老太太則是找媒人開始給孫子張羅親事,木石頭今年已經十八歲了,早就該說親了。木老太太也是個拎得清的,要求的條件不高,只要是清白人家的女兒就成。
經過幾次相看,木石頭終于定了親,定的是同一個胡同里趙家的三姑娘,趙月娥。這趙家是個賣豆腐的,他家做豆腐的手藝在這揚州城里是一絕,每天做幾百斤豆腐都不夠賣的。
趙三姑娘非常能干,灶上活計非常厲害,點豆腐更是一絕,她點出來的豆腐又白又嫩,沒有豆腥味,買豆腐的就沒有說不好的。
而且她的女紅也很好,模樣也清秀,是這古井胡同里最出挑的姑娘。
這天,趙三姑娘跟著二姐去鋪子里買做嫁衣用的紅色綢緞,今天綢緞莊里人非常多,這趙家三姑娘不小心就踩了一位小姐的裙角。
那小姐一個踉蹌,就撲到身邊的一位貴婦身上,將那貴婦撲倒在地,那貴婦不是旁人,正是揚州府周同知的正房夫人,周秀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