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電筒向四周掃射。
光柱穿透翻滾的濃霧,艱難地犁開黑暗。
左前方!
就在那道童石像側(cè)后方不遠(yuǎn),地勢似乎平緩下去。
昏黃的光暈艱難地勾勒出一個(gè)青石鋪就的、略顯方正的平臺輪廓。
平臺邊緣已被瘋長的荒草和藤蔓侵蝕。
而在平臺盡頭,一座建筑,影影綽綽地顯現(xiàn)出來。
那是一座廟宇。或者說,曾經(jīng)是。
破敗得觸目驚心。
腐朽的木門半掩著,屋檐塌了大半,斷裂的椽子如同折斷的肋骨。
墻壁是斑駁的土黃色,大片的墻皮剝落,露出里面深色的、如同干涸血跡般的夯土。
整座建筑歪斜著,仿佛隨時(shí)會在這濕重的霧氣中徹底坍塌。
然而,就在那搖搖欲墜的門楣之上,一塊顏色深褐近乎漆黑的木制匾額,竟奇跡般地掛在那里,沒有徹底掉落。
齊云當(dāng)即就從斜坡下到平臺之上,拖著沉重的腳步,每一次挪動都帶來一陣鉆心的劇痛。
但他還是快步來到道觀之前。
走進(jìn)了,將手電光聚焦在那塊匾額之上。
木匾被歲月和濕氣侵蝕得厲害,邊緣早已朽爛不堪,布滿了蟲蛀的孔洞和蜿蜒的霉斑。
匾額中央,三個(gè)碩大的、同樣被侵蝕得模糊不清的陰刻文字,在昏黃的光線下艱難地顯露出來。
筆畫扭曲,漆色剝落,邊緣模糊。
齊云瞇起眼睛,費(fèi)力地辨認(rèn)著那幾乎融入黑暗的筆畫:
“五……臟……觀…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