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老船工找到他,說:“將軍,我知道一條水道,能避開險灘,以前運糧都走那條路?!?/p>
商隊頭領很高興,讓老船工帶路,親自去探查水道,船行在平靜的河面上,兩岸的景色很美,他突然覺得,這天下,本就該這樣太平。
黃巢在長安的城樓上舉行了受降儀式,剩下的官員紛紛跪地投降,他看著這些人,突然想起了洛陽令,心里冷哼一聲,卻沒有立刻處置他們。
“你們的罪,”他說,“需要百姓來審判,誰是清官,誰是貪官,百姓心里有數(shù)。”
他讓人把這些官員暫時關押,等候?qū)徟?,又讓人貼出告示,讓百姓前來揭發(fā)貪官的罪行。
告示一貼出,百姓們紛紛前來,有的帶著狀紙,有的口述罪行,老書生負責記錄,寫了滿滿幾大本子。
審判開始的那天,長安城的中心廣場擠滿了人,黑壓壓的一片,像洛陽那次一樣,老書生宣讀罪狀,每念一條,臺下就響起一陣怒吼。
當念到一個官員強搶民女,導致女子自殺時,一個老婆婆沖上臺,指著那個官員,哭得撕心裂肺:“就是他!殺了我的女兒!”
黃巢下令:“嚴懲不貸!”
那個官員被拉了下去,百姓們拍手稱快,廣場上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。
織錦匠的兒子站在人群里,看著這一切,突然覺得,自己織的那幅耕作圖,離現(xiàn)實又近了一步。
前太守的女兒在人群外看著,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,是那個在洛陽藥鋪里發(fā)現(xiàn)的地窖的主人,他也來參加審判,手里拿著一張狀紙,告的是一個曾經(jīng)勒索他的官員。
她走過去,輕聲打招呼,藥鋪老板認出了她,激動地說:“姑娘,我要回洛陽了,這是我的藥鋪賬本,以后有機會,我還想在長安開一家分店?!?/p>
她笑著點頭:“一定會有機會的?!?/p>
商隊頭領帶著人把從貪官家里抄沒的財物分發(fā)給百姓,百姓們領了財物,紛紛跪地磕頭,他趕緊扶起他們:“這是你們應得的,以后好好過日子?!?/p>
有個老農(nóng)領了糧食,非要留下幫忙,說要為義軍做些事,他笑著答應了,讓老農(nóng)幫忙照看糧倉。
老書生把整理好的古籍搬進了修復好的藏書閣,看著滿滿一屋子的書,心里無比欣慰,他讓人找來一些年輕人,教他們讀書識字,希望他們能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。
一個年輕人問他:“先生,讀書有什么用?。俊?/p>
他笑著說:“讀書能讓人明白道理,知道什么是對,什么是錯,知道該怎么做人?!?/p>
織錦匠的兒子終于織完了那幅耕作圖,他把錦緞掛在長安的城樓上,百姓們紛紛前來觀看,贊不絕口。
“這織的是我們啊。”一個農(nóng)夫說,指著圖中的農(nóng)夫,“你看,這動作多像我?!?/p>
他笑著點頭,心里暖暖的,前太守的女兒走過來,看著錦緞說:“真好看,比龍鳳呈祥好看多了?!?/p>
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,說:“我還想織一幅更大的,把長安的美景都織進去?!?/p>
“好啊,”她鼓勵道,“我等著看?!?/p>
黃巢站在城樓上,看著下方歡慶的百姓,又看了看那幅耕作圖,突然對身邊的老書生說:“你看,這天下,本來就該是這樣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