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有人來問茉莉:“這個花兒好不好養(yǎng)啊,我之前養(yǎng)的很多花都沒能活……”
何槐想了想:“那你既然買了,養(yǎng)的時候就稍微認真一點,它開花也不容易……”
話沒說完,人家就放下花盆了。
而旁邊的老爺子則招呼著:“……你放心,茉莉是最好養(yǎng)的了,你再買個盆,我給你種好帶回去,澆透水,你看它這花苞……明天就能開!然后等干了再澆,平常不要總是澆水,這花兒能養(yǎng)好多年……”
他說的是真的,盆栽這種東西,大部分都是見干則澆,然后等幾天干了再澆透……如此循環(huán)。
每天都澆水的話,除非是熟手,不然很容易過澇……
更何況,大部分人如今養(yǎng)花,一是圖開花,二是想省事兒,三嘛,就喜歡聽賣家給個肯定。
真要是賣家騙人的話,大部分人也都不會再特意過來計較的。
老人家賣花好幾年了,基本是很有經(jīng)驗了。
于是,三言兩語,何槐就眼巴巴的看人家成交了。
再來一對情侶。
“哎呀小姐姐,你這個花賣多少錢???”
“三十一盆?!?/p>
“啊……有點貴啊,小姐姐能不能便宜點???”
何槐:“不行的,我的花都是精心調(diào)理過的,這個價錢很優(yōu)惠啦!你看別家的花,都沒有我這個有精神……三十不能再少啦?!?/p>
別家的花?哪個別家?
女孩子:……不便宜就算了,怎么還踩別人呢,這老板品性不好。
轉(zhuǎn)到老爺子面前:“這盆花怎么賣啊?”
“三十一盆?!?/p>
“能不能便宜點啊,你這個花都沒有別的有精神……”
“花都是咱們家自己種的,沒弄別的……天氣太熱了花肯定有點不精神,回去養(yǎng)一養(yǎng)就好了——這樣吧,你再挑個花盆,我給你算便宜點怎么樣?”
“花看著不太有精神……不會買回去就死了吧?”
“那不能!我這么大年紀我能騙人嗎?你去有些地方買花,看著精神,回去還不一定能養(yǎng)活呢!”
最后,花盆原價二十五,最后算二十,花二十五……
五十五塊錢,就這么在何槐眼皮子底下給別人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