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毅看著眼前這些金條,開始一摞一摞地數(shù)了起來。
雖然數(shù)這些金條沒有什么捷徑,但數(shù)金條的過程,加減乘除的運算讓鄭毅省了不少的事。
很快,也就半個多小時,鄭毅就把這里的金條給數(shù)清楚了。
鄭毅也沒有想到,三萬七千五百六十六塊金條給數(shù)了出來。
這里的今天這么多嗎?
一邊想著一邊鄭毅從金條里面隨意拿出來一塊。
但當鄭毅翻過這個金條的一瞬間就傻眼了。
因為生意看到了一個三萬七千五百六十八的編號。
不對啊,一共就三萬七千五百六十六塊,怎么還會有三萬七千五百六十八的編號呢?
難不成這里有跳號?
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?
等會,我好像是想到了。
按照這個來說,那就說明在編號上有空著的數(shù)字。
比如三之后應該是四,但因為這個家主不喜歡這四這個數(shù),就把這個數(shù)給空出來了,直接寫到了五。
現(xiàn)在好多樓的樓層就沒有四,十三和十四這三個數(shù)字。
四是很多人不喜歡的數(shù)字,諧音是死,而十三又是十字架上那個家伙和他信徒們的最后一頓晚餐的人數(shù),十三這個數(shù)象征著最后的晚餐,也不是很吉利。
而十四的諧音是要死,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喜歡。
也許這些金塊的編號順序跟這個是有關(guān)系的。
除了這個可能性之外,還有一種可能性,那就是空出來的數(shù)字和離開這里有關(guān)系。
這種可能不但有,而且還挺高呢。
想到這里,鄭毅瞬間看到了希望,但這希望的前面,那就是無盡看編號的任務。
看這些編碼就是一個工程。
鄭毅想了許多許多的辦法和可能性,最后還是落在了的一個個看編碼的身上。
鄭毅倒不是不想去挨個看這些金塊的編碼,就是這樣做實在是太累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