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七八……我方才見那柱子下只有六七個人,其余皆死?”趙令羽停下腳步,轉(zhuǎn)頭道:“死了四個,其他的逃走了。
夫人何意?”“我只是在想,兩個時辰前這伙人前來水寨,方才我們下船,倒像是逃出水寨的那幾人守在外頭射箭……”她說到這里,趙令羽明白過來了,神色一凜,說:“你的意思是,他們本意是拖住水寨眾人?”觀棠點了點頭,說:“趙隊將,如此你是否可以相信我,梧州有大難。
”“你怎知我不信你?”趙令羽沉聲道,語氣里沒有一絲被觀棠戳破心思的慌亂。
“你一不查我的文牒,二不問我前來到底要做什么,估計是想關(guān)我兩天,派人去探聽一二再行定奪。
”觀棠環(huán)視水寨,又道:“此地武有都監(jiān)、文有知寨,但這水寨看起來……處處待修,想來此二人也不過是中飽私囊之輩。
但方才見你在外發(fā)號施令,你的手下皆聽號令,他們舉盾如疊陣法,這是兵營里訓(xùn)練步兵的方法,能夠抵擋頭頂而來的箭雨。
”她說到這里,見趙令羽眼神微爍,頓了頓道:“我不問你從何而來,又為何被刺配,但你在這樣的水寨中仍能夠訓(xùn)練兵士,說明你為人處世很得人心。
我想,若你愿意同我一起去說服都監(jiān)和知寨他們解梧州之難,我可許你三件事。
”趙令羽聽她所言,嗤笑一聲道:“我這人說話直,夫人,如今是你來水寨求援,怎會是我有事求你?”幾人此時正好走到一處船塢,混雜著金屬、土腥以及鮮血的臭味乍然涌入鼻腔,觀棠不受控制地重咳出聲。
欒慧憂心忡忡地走到她身邊,她搖頭示意他無礙,站定看向四周。
幾個槳手圍坐在一艘細(xì)長的海鰍船旁,他們個個精瘦如猴,眼神銳利,見到趙令羽,槳手們起身點頭示意,看向觀棠后卻很快覺出端倪,目光不善地緊盯著她。
觀棠心頭一跳,清了清嗓,朝正以一種戲謔目光看著她的趙令羽緩聲道:“戎墟水寨掌廣右第一道水門,兵卒販私,十座關(guān)卡里難免九座都參與其中。
”她說到此,看向趙令羽的手臂。
被睹之人眼里閃過一絲憤恨,觀棠繼續(xù)道:“我知道嘗有水寨官吏迫人zousi,事發(fā)后又推其頂罪。
我可讓我的夫君,這位廣南西路經(jīng)略安撫使既往不咎此地的販私之事,此乃其一。
其二,按照律法,配流軍人到了此地,役滿三年可轉(zhuǎn)為廂軍,但我估計……”觀棠掃視船塢內(nèi)的眾人,旋即回身看向身后幾位正目光炯炯看著她的兵卒,說:“這里大多都已經(jīng)役滿多年了吧?趙隊將,我可助你們重列正兵名冊,令役滿者釋籍。
”女子的聲音暗啞,屋外雨水瓢潑,但仿佛頃刻無聲。
一片靜默中,眾人只覺心弦都被她拉緊了。
她只說了頭兩件事,趙令羽便知自己必要助她前去梧州了,但見她突然沉聲,久久未言說第三件事,又疑她是身體不適,等了一會兒想要出聲追問。
只不過,幾句話前他才嘲諷這女子自己不會有事相求。
最終,迎著她堅定的目光,趙令羽硬著頭皮開口道:“夫人,這第三件事是?”觀棠揚唇笑了笑,她的笑容里并無先前的傲氣,眸光閃爍,說:“待我見過統(tǒng)領(lǐng)此地的都監(jiān)和知寨再行定奪吧。
”半個時辰后,站在海鰍船船首的觀棠緊盯著前方泥沙翻涌的江面,此船由踏輪和葉槳推動,逆流之下仍疾行如風(fēng)。
欒慧撐傘站在她身后,似是看出她在想什么,低聲道:“我見文四面相福澤深厚,定能逃過此劫。
”觀棠輕咳了幾聲,說:“但愿如此。
”欒慧回頭看了一眼站在船樓之上的趙令羽和他的手下,說:“那知寨只愿借五十人,梧州駐軍有三四百人,我們區(qū)區(qū)五十人豈不是負(fù)隅頑抗,竟還要以三百石糧食為報酬。
”欒慧的語氣里難掩憤慨:“我看他們真是抽水抽慣了,連夫人您都要……”“無妨,我去水寨求援,最大的目的便是讓他們將梧州城困的消息散播出去。
”觀棠冷聲道:“順郁江而下,直抵廣南東路的端州,徐知州瞞報災(zāi)情一事,不出七日便會叫周遭州縣連帶東西兩路都知曉。
”欒慧回過神來,說:“您這么做是為了經(jīng)略使?”觀棠沒有回答,欒慧既說到謝聞,她便神思微斂。
觀棠不知謝聞此刻在哪,被何事絆住,但她知道,方才她向趙令羽許諾的那些事,都需要這位廣南西路經(jīng)略安撫使好生活著,才能一一兌現(xiàn)。
想到這里,她低笑一聲,說:“欒慧,從前我在閨閣之中,尚無感念。